關於自由之家報告的一些想法

2022 的網路自由報告在今天發布了,以作者的角度,稍微瀏覽了相關新聞與網友反應,約莫有以下感想:

(1) 自由與混亂並非相互衝突的概念,甚至在描述現狀時,兩者更時常有因果關係。整體而言,任何國家的言論市場始終都是混亂居多,差別只在特定領域的規管觸手會延伸多遠。而台灣在地緣政治的作用下,網路呈現自由而混亂的樣貌,幾乎是必然的結果。

(2) 在這個意義下,要更妥善理解「網路自由」之於台灣的正面意義,自由之家今年 9 月出版的《北京在全球媒體影響力報告》會是一份同樣關鍵的文本。台灣的報告由黃兆年教授團隊負責,有中文版,很值得一讀。

(3) 未通過的法案,雖會載入內容,但並不影響評分。因此台灣雖連兩年拿下高分,但這兩年驚悚的法案並不少,倘若《科技偵查法》、《數位中介服務法》或其他涉及言論審查的法案,仍按過去的版本通過,都非常可能再拉低未來的分數。

(4) 報告所有內容都要求檢附證據,即使感受再強,但缺乏證據,說法依然不會被採納。例如許多人認為臉書親中國,導致台灣使用者很多言論被祖,但沒有直接的證據支持這種說法,就不會影響評分。

(5) 在這兩年的報告中,仍缺乏有關法院裁罰個人言論的案件統計(個人心力有限,無法進行統計),但稍加瀏覽裁判書就會曉得,涉及《社會秩序維護法》、《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防治及紓困振興特別條例》或其他與不實訊息有關規範的法院案件,這兩年是節節攀升。一旦有明確的案件統計,且台灣的案例數又高於其他同類型的民主國家,分數亦可能再下調。

(6) 今年比去年多扣了一分,在於台灣刑事局誤封了 CoinMarketCap 的網站,但即使是誤封,檯面上也只找到一次這樣的事件,但分數就會往下掉了。

(7) 2022 的台灣網路自由報告會有中文版,正在生產中,也能期待一下。

最後附上台灣的報告連結:https://freedomhouse.org/country/taiwan/freedom-net/202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