社宅兩三事 – 1

台北市社會住宅設有「青年創新回饋計畫」,透過一群應徵而來的志工,建立團隊,進行社區營造。名字取得好聽,說穿了,也就是一群人的打工換宿。社宅的租金約莫是行情價的 6-7 折,省錢住大房,社宅確實是選擇。

在團隊裡也待了一段時間,我覺得大體而言,就是一群合作鬆散、沒效率、不甘願的人們,窮不窮不曉得,但所有人本來就有工作,只能在所剩不多的閒暇時間抽空參與,稍不留神,還會弄得家庭失和。

問了幾位有經驗的人,都說不用太勤奮,每年會考核一次,但考核委員也非協助執行的人。考驗更多的是報告能力,而非實績,分數無法反映現實。

記得幾個月前,正猶豫是否要加入青創時,曾打去都發局,詢問青創成員是否還能參與一般戶抽籤。但換來的,是都發局承辦充滿困惑的答覆:「是可以啦,你們確實是要交些作業。但你們可以優先選房,確定嗎?」